2014年6月14日 星期六

啟示文學之特徵

    要界定啟示文學作者心思的特徵,比較困難。不過,從大部分的作品中,我們可以清楚看出幾點。

    a
.對現在的時代持悲觀態度應當是最主要的特徵

    試圖揣摩造成這運動發展之以色列生活處境的人,都相信啟示文學是在全國遭到極大危機和磨難之時形成的。當時的處境非常艱苦,由現世來看實在沒有什麼盼望。上帝的兒女所能作的,就是等候上帝的干預。

    賴 德認為,這是預言和啟示文學的最大分野。先知主張,只要以色列回轉歸向上帝,就能符合上帝的條件,而所預言的滅亡就能避免。啟示文學作者則對未來不抱這樣 的樂觀,只能安慰讀者說,未來上帝一定會使目前的歷史告一終結,並為他的子民伸冤。實際上我們可以說,啟示文學的作者對人類墮落的看法很正確。他們徹底拒 絕虛假的社會進步觀;他們的信心不在人,而在上帝。莫理斯稱之為「根基的動搖」,因為這看法將整個猶太觀點或世界觀完全顛倒。世界不會再改正了,因為猶太 教不單外面有麻煩,內部也出問題,不斷世俗化,價值觀受到巴比倫、波斯和後來希臘文化的影響。惟有上帝能在這樣的混亂中重建秩序。

    b
.拯救或恢復的應許是同一塊錢幣的第二面。

    桑德斯相信,這一點極其重要,甚至是這個運動最主要的特色。雖然桑德斯的話有誇大之嫌,不過這項特徵的重要性卻不容置疑。在但以理和啟示錄的異象中,恢復是最常見的主題。在啟示錄六章9-11節和八章3-5節中,聖徒為報應的祈禱得到應允,上帝的忿怒傾下,整卷書逐漸步入高潮,直到為基督殉道的人得到榮耀與喜樂為止。事實上,在忿怒(啟六,八-九,十五-十六)和榮耀(啟一,四-五,七,十,十九)交錯的經文中,不斷出現高潮的預表。

    c
.超越物質界的真相觀是以上帝的同在與掌權為中心

    柯 林斯認為,這才是最主要的特徵。他發現兩個超越物質界的因素:天上活物為啟示的媒介,以及超越式的時間座標(要來的末世拯救)和空間座標(上帝在地上建立 的新秩序)之內的溝通。這種從上帝而來的超越,導致啟示文學以未來為主的末世論。事實上,強調的重點不在現今的無助無望,而在未來的盼望。雖然在目前的世 局中似乎看不見上帝的蹤影,但啟示文學作者卻說,這只是幻象。實際上上帝仍在歷史中掌權,他會按照他的時候,來了結歷史。

   
不 過,這個巨大的變動會在歷史中發生,所有人類都會親眼目睹。對這件事的描述,每位作者都不相同,直到基督的時候,這些概念才有了焦點。有些人強調這地上將 有彌賽亞國度;另一些人則認為,那種實存是在另一個世界中。有一段時期有兩位彌賽亞的教義,後來才凝聚為一位彌賽亞。大多數作者對彌賽亞世代的興趣,超過 對彌賽亞本人的興趣。

    但是, 所有書中都強調上帝會干預,帶來毀滅(如啟六,八-九,十六的「印」、「號」和「碗」)。這種勝利是絕對的,眾目皆可見,而忠心者將得伸冤,罪惡永遠除滅, 公義將暢行無阻。

    哈特曼(Lars Hartman)把啟示文學的期待列為五點:

l)宇宙的毀滅使罪與不法告終;

2)上帝或彌賽亞將伸手干預;

3)審判與報應相連;

4)惡人受刑罰;

5)信徒蒙拯救。

    d
.決定論清晰可見上帝完全掌管歷史

    隨 處可見強烈的預定觀,因為上帝已經定下這世界未來的走向。事實上,啟示文學實堪稱為上帝所預定之未來歷史的「揭示」。當猶太人和教會這小群人受到迫害之 時,這個資訊帶來極大的安慰。在今世他們只看見惡人的掌權和得勝。但這些作品卻說,這現象只是暫時的,未來上帝與他的子民必定得勝;這資訊對他們何等有意 義!

    e
.緩和的二元論是指兩個世代的教義:這個世代以及未來的世代

    這個世代的特徵是上帝與撒但的對立,善與惡的對立。這兩種對立的力量不斷爭戰。未來的世代一開始便是上帝完全的勝利,將會是嶄新的狀況。今世的窮人、一無所有的人,會被上帝高舉,就像天使或天上的眾星一樣(但十二3)。

沒有留言:

熱門文章